close

  本報訊 (記者 朱全弟 特約通訊員 陳孝斌)剛從稻田裡收割的禮服稻子烘乾8小時後出米,就有人拋來了採購訂單;上市兩周後,倉庫里一粒新米也沒有,全部賣光。前段時間,松江區葉榭鎮同建村家庭農場主孫紅榮就遭遇了這樣幸福的“煩惱”——今年試種新品種、採用新種植模式的“稻鴨米”儘管每公斤賣到了17元,但還是不夠賣。
  孫紅榮告訴記者,他在稻田裡種植的品種,是松江區農業部馬爾地夫門自主選育的早熟優質品種——“松—1013”,在其他不少地方也有種植。但他家稻田裡產出的“稻鴨米”卻不同尋常,煮出來的米飯,不僅看上去亮晶晶,聞起來香噴噴,而且吃起來糯嗒嗒。其中奧秘,就在於他探索的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的“稻鴨共生”生態種植模式。
  原來,今年“試驗”的25畝稻田裡人工插秧剛結束時,每畝稻田裡就悄悄“游”進來15只小鴨子。接下來的幾個月里,這些結婚鴨子不僅吃光了稻田裡的害蟲、雜草,也有效鬆動了土壤。而鴨子分泌出來的鴨糞,則成為秧苗生長所需的上佳“滋補品”。孫紅榮介紹說,“鴨子太多了,不行;鴨子太少了,也不行;多了,稻田裡的蟲子不夠鴨子吃,鴨子就會啄食水稻的葉面。少了,治蟲害的效果不明顯。每畝放養15只鴨子剛剛好。”水稻田裡雖然全程不用農藥,但滅蟲效果卻出奇地好。
  “稻鴨米”產量不高,每畝稻穀產量只有400公斤左右,遠低於周邊地區一般稻穀600—650公斤的畝產量。不過,按照今年的銷售價和61%的實際出米率,“稻鴨米”每畝產值可達4150元,而普通稻田畝產值則只有1750元左右,而種植成本每畝僅比普通網站優化模式增加了150元。
  嘗到了甜頭,孫紅榮打算明年將自己承包的近100畝稻田全部採用這一生態種植模式,松江區農業部門和葉榭鎮也在積極研究如何完善這種種植模式系統傢俱,生態種稻模式進一步成熟後,有望在松江區適度推廣。  (原標題:“稻鴨米”賣斷檔 農場主收入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d91zdxjj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